Harvey 颶風的洗禮
9/6/2017




哈維Harvey颶風的洗禮

用「水深火熱」來形容美南德州與美西加州這一個多禮拜的氣候是一點也不為過。今年(2017) 8月25日颶風哈維兩度侵襲大休士頓地區起,隨後繼續往路易斯安那州進襲,到8月30日這六天內,估計颶風共傾倒下270兆加侖的雨水,當地雨量監測站幾乎爆表,共下了51英吋的雨,比一年的雨量都多,結果就是包括休士頓在內的近十個城市都淹水,約有十萬戶房子受損,七萬餘人緊急遷出,全部損失可能超過一兆美元,比起2005年的颶風 Katrina對路易斯安納州的衝擊更大,我們認識幾位住休士頓的朋友就受到衝擊。



而在北加州自8月30日到9月3日,連續五天高溫,最熱的兩天是111 到 116華氏度(約44到46攝氏度),五十年來沒這麼熱過,很多人到海邊去避暑,我們在周末是去教會參加聚會,要不然就是閉門家居,不得已才開冷氣。因為天乾物燥,南北加州有數十起野火燒山事件,附近民宅也受大火侵襲。不論是淹水還是高溫,這兩個極端例子都讓人意識到氣候變遷是迫在眼前了,雖然不易確切估算出全球暖化對美南美西這兩起異常現象的影響有多大,但暖化的陰影已若隱若現。



暖化的影響並不僅止於大氣,也使海域溫度、海面高度升高,進而影響洋流的流動力度與前進方向。以這次哈維颶風的雨量豐沛及兩次登陸休士頓地區為例,就可看出因為海域水溫高,颶風就容易攜帶大量水氣,加上此次墨西哥灣洋流推進無力,甚至半途而廢,結果哈維在德州外海徘徊不去,捲水從來,二次在休士頓附近登陸,再撲向鄰近的路易斯安那州,傾倒更多的雨水,造成二次傷害。



哈維颶風重創美南大休士頓地區,衝擊到沿海的煉油廠與輸送油氣的管線,使得大部分地區汽油與天然氣價格水漲船高。淹水也凸顯出都市設計有問題,好幾份去年發表的報告就指出休士頓這十餘年來的快速發展(在加州金山灣區各城區一帶推動 smart growth的時刻,休士頓卻以城市建築鬆綁而自豪),雖然使得中產階級的買房價格降低不少,但在設計公共排水系統上就有盲點,而且城市開發過快過大,民宅侵入河川或是太過靠近海岸,沒有預留風險防範空間,結果就頻頻淹水,過去幾年有三四個颶風侵襲,都造成水患,只是今年的哈維雨勢猖狂影響特別大。原來的低房價豪宅,現在要付出慘痛的家宅全毀或半毀的代價,很可能一戶就是上看百萬美金的修復費。

這次洪水侵襲除了房地產與油氣價格大受衝擊外,也意外地凸顯出廣大民眾的交通問題。由於這個全美第四大都會幾乎是無限制地向外擴張 city sprawling,公共交通系統建設又跟不上,居民只好開車上下班,這除了造成路上交通耗時耗油外,一旦道路淹水,居民就寸步難行,更何況哈維帶來的洪水還淹沒或沖毀約一百萬輛汽車,想想要在一夕、一周、甚至一個月內給 Houstonians調集那麼多的車,這談何容易?況且車價肯定會飆漲,這豈是每家人都負擔的起?



這颶風的洗禮給我們幾個提示:

1.都會開發需要有智慧、有規範與限制;
2.居民要覺醒,不能只顧低廉的房價與個人的享受;
3.生活最好簡單一點,少製造CO2與廢棄物;
4.有一個汽車bumper sticker如是說 “There is no Planet B”,沒錯,地球僅此一個;
5.在大都會工作居住,也許收入高住房好,但要提高警覺,提防災難突發;住小城鎮收入低一點,但可能快樂些;古語說「知足常樂」,聖經說「只要有衣有食,就當知足」,平安比富裕重要;
6.人溺己溺,看見鄰舍有難,就當伸出援手,災民們豈知一場大雨,竟然家當全失?

這個颶風也許更是提醒特朗普(Trump),輕易退出巴黎氣候協議是不智的,氣候異常已經明顯臨在地上了,與其捐出百萬救災,不如確立好的環保政策。




人溺己溺,拖船救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