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是快樂+意義



[新麗人]
12/10/2018


什么是成功?如果你用谷歌搜索引擎輸入“成功”你會看到有超過十四億條結果,每個人對成功都有著不太一樣的看法,但是,可以確定的是所謂的成功并不會給人一輩子的快樂,八成的哈佛學生都曾經歷焦慮和憂鬱。現代管理學大師John Maxwell從他多年的研究中,給了一個讓我們有點驚訝的成功的定義是:從與自己很親密的人得到愛與尊敬 To be loved and respected by people who are close to you.。追求快樂會讓人不快樂嗎?客觀來說,現代人的物質漸漸豐富了、生活變好了,但卻有更多人感到無助、沮喪、及孤獨。根據研究,產生絕望的原因,並不是缺乏快樂,而是缺乏人生意義。我們的文化對「快樂」相當癡迷,但其實尋找意義才是更讓人滿足的道路。那么,活得快樂和活得有意義之間有什麼差別呢?

幸福是快樂與意義的結合

哈佛大學最受歡迎的「幸福課」,這門課的是一位名不見經傳的年輕講師 Dr.班夏哈(Tal Ben-Shahar,Ph.D.)這堂人生的「幸福學」,在網路上造成轟動,全球網友瘋狂下載。他因為大學時曾患憂郁癥、被劍橋大學開除,因為他的不快樂,讓他開始投入研究「如何可以更快樂?」在正向心理學領域中,他整理出許多具體的研究結論,可以幫助自己變得快樂。班夏哈受邀到世界各地演講,他觀察到,現在各國人才的最大危機就是:年輕人的憂鬱和專業工作者的崩潰。我們來到這個世上,到底追求什麼才是最重要的?他堅定地認為:「幸福感」是衡量人生的唯一標準,是所有目標的最終目標。幸福應該是快樂與意義的結合!快樂是能從生活中得到樂趣和意義的感受 快樂是兼具樂趣(現在的好處)意義(未來的好處)。一個幸福的人,必須有一個明確的、可以帶來快樂和意義的目標,然後努力地去追求。真正快樂的人,會在自己覺得有意義的生活方式裡,享受它的點點滴滴。」他希望他的學生學會接受自己,不要忽略自己所擁有的獨特性;要擺脫「完美主義」,要「學會失敗」。成功并不會給人一輩子的快樂!

要如何活得有意義?

快樂來來去去,作家Emily Esfahani Smith為了找出答案,她花了五年時間,訪談並閱讀了各種心理學、 神經科學、及哲學的相關內容。 把這些資料彙歸納為「人生意義的四大支柱」。她認為當我們可以建立起這些支柱, 幫助我們在人生中找到人生意義。

第一根支柱是「愛的歸屬感」

歸屬感來自於一種關係, 一種你與他人在本質上彼此是否處在相互珍惜的關係中。真正的歸屬感源自於「愛」。它存在於個體間共處的時光當中,且它是一種選擇── 你可以選擇與他人培養歸屬感。對很多人來說,歸屬感是人生意義的重要來源,就是與家人及朋友之間的連結。

當我們珍惜親密的人(如:家人,朋友、同事)愿意努力建立和他們愛與尊重的關系時,我們愛的歸屬感就會越來越穩固。

第二根支柱是「意義與目的」

找到你的目的,並不是指找到讓你快樂的工作。目的的重點是你能給予什麼,而不是你想要什麼。關鍵在於用你的力量去服務他人。人若沒有值得去做的事,就會掙扎折騰。目的能讓你有活下去的意義,有驅使你向前行的「理由」。
數千年來,最聰明的人或最簡單的人都曾在人生目的這個問題上打轉過。在我們內心的深處,我們都想尋獲並實現一個比我們自己更遠大的目標,但是,人生目的不一定是偉大的構想或革命性的發明。相反的,它往往源自於我們對毫不起眼之事務的執著。實現你的理想需要委身和堅韌的心志,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你可以存著這樣的夢想,當你走到人生的終點,你能夠說:「我已活出人生的豐盛,我也為了理想而活!」

第三根支柱是「超然的經驗」

超然的狀態是很少見的時刻,在這個時刻中,你超脫了日常生活的喧囂擾攘,自我感正在漸漸消褪, 你會感覺到和更高的現實產生連結。 超然也許來自於欣賞藝術,也許是在教堂中,也許是透過寫作而發生。有時候太投入,會有一種忘我的境界。 這些超然的經驗能改變你。

神的能力總是在軟弱的人身上顯得完全,祂的恩典總是夠用,當我們帶著信心來到滿有能力滿有智慧滿有恩典的神前,祂總是加恩加力,賜給我們足夠的能力來完成我們的人生使命。

第四根支柱是「說故事」-解釋人事物

說一個關於自己的故事。 用你人生中的事件來創造一個故事,它能協助你了解你是怎麼變成你的。我們故事的作者其實就是自己,且我們可以改變說故事的方式。 你的生命並不只一連串的事件。 即便你被事實給限制住,你仍可以編輯、 詮釋、再重新述說你的故事。如何解釋來自在我們周遭的每一個眼神、每一個動作、每一件事,將會決定我們如何過日子,因為當我們總是以恩慈以憐憫來詮釋的時候,我們的行事為人就會帶著恩典帶著慈愛,我們人生的內涵自然會越來越豐盛。